6G标准的争夺日趋激烈,美国拉拢日韩共同发展6G技术,日前日本有机构就测试了6G,发现6G存在重大技术缺陷,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6G商用希望渺茫,甚至可能成为固网宽带的补充,而无法成为独立的移动通信技术。
日本的DOCOMO、NTT公司、NEC公司和富士通共同合作开发6G设备,依靠他们的强力投入,成功开发全球首个6G设备,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Gbps,速度是当前5G的10倍以上,从无线数据速率方面来说无疑是重大革新。
不过日本测试发现,6G设备也存在重大缺陷,6G数据传输距离仅有100米,这样的传输距离根本无法将6G商业化,独立组网基本没有希望,可能仅是个大WiFi,只能作为固网宽带的补充罢了。
5G技术其实就有类似的问题,当年中国和欧洲力推5G厘米波技术,而美国一意孤行发展5G毫米波技术,结果就是因为5G毫米波的覆盖距离实在太短了,全球只有美国采用了5G毫米波技术,而美国的运营商在压力下采用了5G毫米波技术,仅是将5G毫米波技术当做固网宽带的补充,用于固网宽带接入家庭的最后一截,并未有运营商以5G毫米波独立建网。
5G毫米波技术采用的频段为30GHz至100GHz,6G技术计划采用的频段为100GHz以上频段,6G频段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的覆盖范围比5G毫米波更小,如此也就不奇怪日本采用6G设备测试发现覆盖范围仅能达到100米了。
当前全球已建成的5G基站,大约有六成在中国,中国建成的5G基站已达到390万座,但是运营商已发现5G厘米波同样存在覆盖距离过短的问题,据称5G基站得隔500米建一个,如此高密度的5G基站建设导致运营商难以承受巨额的投资。
更让运营商难受的是已建成的5G网络耗电严重,2020年中国移动公布的业绩显示当时仅有30万座5G基站,耗电量就增加了五成,超高的电费让运营商不堪重负,运营商不得不选择在空闲时段关闭5G基站以降低电费。
到近两年,三大运营商都转向发展低频5G,希望依靠低频频段的物理特性解决覆盖问题和降低5G投资以及运营成本。由此可见,对于运营商来说,先进的技术参数固然重要,但是投资和运营成本更重要。
其实在2G时代就已证明了类似的问题,当时美国推出的CDMA技术更先进,但是成本更高,而欧洲主推的GSM技术虽然技术落后但是成本更低,最终全球大多数运营商都选择了低成本的GSM,如今的5G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运营商转向速度更慢的低频5G,而无法承受高成本的5G厘米波。
从2G和5G的教训可以得出结论,如果6G无法解决超高频频段的覆盖问题,降低6G的成本,那么6G很可能会如5G毫米波那样根本无法大规模商用,而只能沦为固网宽带的补充,这可能会是6G的唯一用处了!
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依靠各个设备商,拿出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超高频频段的覆盖问题,如若不然仅靠增加频谱数量的方式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度,对运营商来说并无商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