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G山峰,迎接6G曙光


跨越5G:满载硕果,积聚创新应用

  “2023年是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的一年,也是5G应用向场景化不断深入的一年。”李福昌这样总结2023年的5G发展。

  5G商用四年来,中国5G发展引领全球,发展速度、应用质量与成效亮眼。根据最新数据,截至11月末,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5G基站总数达328.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5%。不仅如此,5G行业应用已融入60多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

  由此可见,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可以说5G发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然而,正如春天的到来总会伴随着一些寒意,5G的普及也面临一些挑战。

  李福昌表示,虽然目前我国5G基站总数全球占比超过60%,但相对于4G来讲,5G覆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乡镇以下及偏远地区、海岸线等尚无5G覆盖;在城市区域,室内、地下停车场等深度覆盖还需要加强。对此,他认为行业应发展并推广使用各种低成本广覆盖5G技术,进一步扩大5G覆盖,使得5G科技成果惠及全民。

  此外,李福昌提醒,5G发展中还应注重5G空天地协同覆盖。在5G广覆盖推进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陆地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各自的优势,实现协同互补。应面向全域覆盖、不间断服务需求,实现星地融合技术突破,开展跨领域合作,打造以地面网络为主,不同轨道卫星为补充的多层网络,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立体网络解决方案。

  勇担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联通也建成了全球最大5G共建共享网络。李福昌介绍道,在广覆盖方面,中国联通建设中频网、重耕900MHz低频网,实现了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有效覆盖。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发挥TDD和FDD频率的协同组网优势,实现下行速率4Gbps和上行速率1.5Gbps的极致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国联通“低频5G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基站设备研发试验及规模组网应用”获得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发布业界首款3.5GHz频段室内分布式自主可控微站V2.0,实现主芯片全国产化。

  发轫5G-A:产业蓄力,推进商用进程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5G实现全球领先的同时,我国也在持续推进5G-A标准与创新。作为5G-A的第一个版本,R18标准的制定即将进入尾声,预计2024年初标准冻结。

  李福昌介绍,R18版本包含MIMO增强、毫米波增强、绿色节能、XR增强、端到端确定性、Redcap增强等新技术,为许多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5G-A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将进入实际性阶段。

  将5G-A带入现实,2022年底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 Advanced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提出了“万兆泛在体验,千亿智慧联接,超能绿色业态”的愿景和包括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等在内的六大业务场景。

  对此,李福昌表示,总体来看,目前5G-A应用侧重试点示范较多,但规模化复制还要很大发展空间。行业应以5G-A规模应用为目标,聚焦高频通信、高可靠低时延、RedCap、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方向,加强场景化研究,根据技术成熟度分类施策。

  标准先行,行业紧随。运营商也在加速5G-A网络升级赋能数字化转型。李福昌介绍,在工控领域,中国联通开展5G-A URLLC增强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携手长城精工打造业界首条“5G超可靠低时延汽车柔性产线”;面向移动物联类业务,中国联通大力推进RedCap产业生态发展,率先开展规模组网试验,孵化首款雁飞商用模组,并围绕视频监控、可穿戴、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典型应用场景,在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天津、江苏、山西等7省落地实施,端到端地推进RedCap产业链走向成熟。

  迎接6G:愿景发布,致力统一标准

  2023年,不仅5G、5G-A取得实质性进展,6G也从未来走近现实。2023年6月,ITU-R如期完成了6G愿景,标志着6G全球标准迈出了重要步伐。愿景提出了IMT-2030的六大典型场景,包含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

  围绕典型场景开展研究部署,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形成6G总体布局和体系架构,阶段完成6G场景和业务需求研究,提出6G通感智算一体化架构,发布6G业务、网络架构、绿色节能等相关白皮书。聚焦6G TPR指标研究,中国联通参与完成IMT2030推进组6G系统设计报告。聚焦技术突破,中国联通提出的可信共享方案纳入ITU技术报告,开展6G候选技术评估,参加了IMT2030组织6个技术方向技术原型的测试,自主研发的“高国产化率毫米波室内分布式微基站”获评中国通信学会2022年度“信息领域重大科技进展”。其研究成果《太赫兹通信应用场景研究》、《26GHz/40GHz频率调研、分析及建议》还荣获2023年度CCSA“优秀研究成果奖”,使得2023年的6G研究成果更为掷地有声。

  “5G-A与6G互为协同发展的关系,相比4G到5G的演进,在5G向6G的演进过程中,5G-A的特征更加明显。5G-A是6G的前置探索,包含了6G部分愿景和关键技术;6G则是5G-A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拓展通信行业的覆盖边界和应用边界。”李福昌这样分析道。

  鉴于两者的关系,李福昌认为,在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过程中,应坚持5G-A/6G一体化推进。一方面,可以提高5G网络能力,使得成熟稳定技术可以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高可靠低时延技术、无线AI技术、通信感知一体等创新技术。同时,这些创新技术也可以根据是否具备商用条件进行划分,其中具备商用的部署应用,不具备商用的为未来6G部署积累经验。

  展望未来6G发展,李福昌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要加快国内行业研究形成6G技术共识,提出6G统一架构,收敛6G候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要与欧美等国家的头部公司加强合作交流,充分考虑双方的痛点需求,寻求符合双方6G技术路线的“共赢之路”。

  总而言之,通信行业虽然是高度标准化的行业,但6G统一标准的道路必定艰巨而漫长。道阻且长,行之将至,集产业合力久久为功,相信那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