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通率先实现车联场景全球首商用,6GNET时代已渐近


道路移动目标识别准确率超过93%,平均端到端时延达到10ms内,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速度精度达到0.3m/s,角度精度0.25度,覆盖嘉定区两条道路近5km区段,多站协同感知时延达到微秒级……今年5月,上海联通率先在嘉定区完成了全球首个5.5g通感算一体车联网连片组网试验区建设。

“通感算一体化是当前最新5g技术,也是未来6g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上海联通无线网运营中心总经理姚赛彬认为,未来,6g网络关注的将不再仅仅是数据传输性能,而是不断向空天地海外太空、全维度感知世界和网络空间不断延伸,使网络不断向更智能、更安全和更灵活使能,为人类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和无事不在的信息基础设施。

★ ★ ★

5g技术逐渐普及,5.5g时代蓄势待发

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6g成为了通信行业的高频词。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6g这个概念还稍显陌生。相比5g,6g的优势在哪里?

“6g在速率、时延、应用、覆盖面方面都有颠覆性的提升。”姚赛彬指出:在速率上,6g的传输速率较5g再大幅提升10倍到100倍。通信时延为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在应用上,6g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在覆盖范围上,可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覆盖,实现全球无缝覆盖。此外,安全性与绿色低能耗也是其优势之一。

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如今才过去短短4年时间,为何又冒出了一个新名词:5.5g?

“按照十年一代的周期,我们需要提前为6g作准备。”姚赛彬解释道,移动通信技术一般代际生命周期为10年,但由于代与代之间技术差距太大,在这十年的中间时间点,往往会出现一个新的技术标准来进行过渡,比如说2.5g、3.5g、4.5g、5.5g这些就是技术过渡中的分水岭。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预埋了一个协议。从协议的发展来看,5.5g明年年中就能成型。”姚赛彬表示,接下来上海联通将在5.5g时代持续探索创新技术,打造技术标杆,为世界智慧城市建设贡献“联通智慧”。

夯实5.5g通感算融合能力,率先实现车联场景全球首商用

纵观通信发展历史,任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署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与上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共存并协同发展。

早在2021年,上海联通在上海交通大学就完成了通感一体无人机感知能力商用首发;2022年“517电信日”携手业内头部合作伙伴完成了通感一体无人机感知全球首商用;为不断夯实上海联通领先5.5g通感算融合能力,今年5月17日,上海联通完成了车联场景全球首商用。

在嘉定车联网试验区现网部署中,上海联通率先攻克“通信感知波形一体化技术”“多站协同感知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自动纠偏技术”等,构建了车联网数字孪生场景,实现了对车辆、道路和人员的多目标监测识别跟踪,同时借助现网5g sa网络,将融合算力引擎汇聚的多方信息高效快速的传递至各道路相关方。

“经现场实测验证,车联网技术相比传统雷达在覆盖、距离、分辨率、测角精度方面领先3倍以上,实现对道路移动目标的精准识别。”姚赛彬表示,这一测试结果表明通感一体各项指标符合车联行业标准,为未来5.5g乃至6g演进夯实网络能力,助力上海城市车联网、智慧交通、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导航等多方面的能力跃升。

当前,我国5g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6g作为5g的下一个阶段,已适时崭露头角。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已纷纷启动6g研发,预期将于2025年底前后启动6g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力争在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

“如今,车辆自动驾驶都是车辆本身控制,如自动巡航技术。以后要做到车联需要更大的运算量,需要了解车辆的目的地、行驶路线和速度,通过运算的匹配实现高效运转。”姚赛彬指出,5g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需要在6g时代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反应速度和连接速度解决这些短板问题。为避免全球统一标准产业分化,率先建立标准、抢占话语权,无疑更有利于我国通信行业发展。

创建先进无线技术实验室,6g技术研究“小有成就”

为了紧跟网络演进方向,保持无线网络技术、质量和感知的领先,上海联通2022年创建了先进无线技术实验室,集结全国劳模姚赛彬、联通集团级专家骨干等精锐,联合国防邮电创新工作室、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团队,集中核心优势力量展开技术攻关。

“实验室将始终保持无线技术领先性,聚焦无线网络理论和技术演进跟踪研究以及无线运营热点、难点问题的技术突破。”姚赛彬指出,实验室研究涉及协议与演进、频率技术、基站技术、天线技术、空口技术5大技术方向。

实验室引入2位博士,打造了一支聚焦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团队。当前,科研团队在6g技术上已“小有成就”,姚赛彬举例:在通感一体波形设计研究方向,团队在国际一类期刊发表了2篇论文,二类期刊发表5篇论文,提案了6项发明专利。

据悉,目前实验室正在进行基于智能预判的灵活波束寻优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亮点纷呈,如实现5g基站的波束从“被动式按需波束调整”到“主动式以用户为中心波束管理”;自研潮汐话务模型和ai预测算法,结合场景的潮汐特点,实现精准识别和差异方案部署,类比市面同类算法,评估最小时限由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评估粒度从单站扩展至场景等。

此外,实验室在物联网、确定性网络、xr等热点技术方面也有突破,如率先将基于雁飞redcap模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模组、打造基于“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的施耐德智慧工厂应用等。

“都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6g可能就会改变世界,毕竟每代技术都有一个畅享点。” 姚赛彬表示,打造标杆网络基座,解决双千兆小区、千兆高铁、数智地停、千兆海面的四大类场景需求;在5g-a方面演进,完成人联-物联-车联三大业务创新。

“作为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点行业的一员,作为有担当的国有企业,上海联通将尽可能让广大用户享受更畅快的上网体验,丰富大家的互联网生活。”姚赛彬认为,在通讯发展的基础上,上海联通将及时把握主流的研究方向,推进通用技术设施建设,做好这方面的网络部署。“未来,上海联通将努力成为一个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融合。”